降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 图纸-青岛蓝清源

价    格

更新时间

  • 来电咨询

    2023-7-3

高工
15954488800 | 0532-6166202    商盟通会员
  • 联系手机| 15954488800
  • 主营产品|尚未填写
  • 单位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18号福泰广场1#楼1307室
查看更多信息
本页信息为青岛蓝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的“降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 图纸-青岛蓝清源”产品信息,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降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 图纸-青岛蓝清源”价格、型号、厂家,请联系厂家,或给厂家留言。
青岛蓝清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降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 图纸-青岛蓝清源。







薄膜蒸发器结构与性能特点

青岛蓝清源薄膜蒸发器结构与性能特点:

本机组具有较大的传热系数,所需传热温差要求小,根据蒸发物料性质及蒸发目标不同,可组合成双效、三效、四效及五效蒸发系统,还可以利用管束或盘式干燥机顶部废汽及其它低热值热源(如凝结水蒸汽)作为蒸发器热源而成为废热蒸发器,由此可以---地减少生蒸汽用量,达到较大的节能效果。当废热蒸汽有充分供应量时,可完全不用生蒸汽,可取行---的经济效益。

结构与性能特点:

由一个加热室和一个汽液分离室组成一效蒸发器。本蒸发机组由二个以上蒸发器、热泵、各效进出料泵、真空装置、检测仪表、管道及阀门组成。加热室主要由壳体,管束布料装置及接管组成,降膜蒸发器厂家,汽液分离室则主要由壳体,扑沫器组成。

a.本机组可采用顺流连续加料法,亦可采用逆流或混流加料法。顺流加料时溶液的流向与加热蒸汽的流向相同,原料经预热器预热至沸点后进入一效。由于前效溶液的沸点较后效为高,因此物料由前效进入后效即成过热状态而自行蒸发,同时前效冷凝水进入后效亦可自行蒸发一部分,因而可以产生更多的二次蒸汽。逆流加料时原料由第三效进料,经第二效后由一效出料。混料加料时原料由第三效进料,mvr降膜式蒸发器,经一效后由第二效出料。


?降膜蒸发器工作原理?

降膜蒸发器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料液自降膜蒸发器加热室上管箱加入,液体经分布及成膜装置,均匀分配到各换热管内,降膜蒸发器,在重力和真空---及气流的作用下,成均匀膜状自上而---动。

可适用于绝大多数介质的蒸发操作及低粘度介质的结晶操作。通过方便地调整蒸发温度可满足不同介质对蒸发温度的要求能耗低、易实现多效操作降膜蒸发温差损失小,没有液体静压引起的沸点升高,且在小温差下仍能---较高的传热系数,很容易实现多效操作,从而达到降低蒸汽消耗的目的。降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 图纸



青岛蓝清源节能薄膜蒸发器节能工艺


蒸汽喷射热泵借助绝热压缩作用使部分一效二次蒸汽的饱和温度提高,并再回到一效加热室内作为加热蒸汽,从而提高了生蒸汽的经济程度。

c.静分配盘的采用使物料在由加热室顶部进入加料管后即均匀有效地在管内壁形成膜状流动,因而使传热系数大为提高,同时液柱静压头引起的温度损失可忽略不计,所以相同条件下降膜蒸发器的有效温差大。

d.溶液在蒸发器内停留时间短,因而---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蒸发。

管式降膜蒸发是将料液自降膜蒸发器加热室上管箱加入,经液体分布器均匀分配到各换热管内,在重力及气流作用下成均匀膜状自上而---动,降膜蒸发器 图纸,流动过程中被壳程加热介质加热汽化,产生的蒸汽与液相共同进入蒸发器的分离室,汽液经充分分离,分别排出二次蒸汽及浓缩液。

板式降膜蒸发以中空板片作为换热元件,液体经加热器组上部的布液器,在每张板片外表面形成液膜依靠重力向---动,流动过程中被板腔内的加热介质加热汽化,产生的二次蒸汽进入壳体,经雾沫分享后排出,浓缩液进入壳体底部后排出。

强制降膜蒸发器,是在普通的降膜蒸发器中加入大流量循环泵,以提高液膜厚度减少结垢,可减少和防止“干壁”现象。




mvr降膜式蒸发器-降膜蒸发器-青岛蓝清源(查看)由青岛蓝清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青岛蓝清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18号福泰广场1#楼1307室。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拼博和发展,目前青岛蓝清源在污水处理设备中享有---的声誉。青岛蓝清源取得---商盟,标志着我们的服务和管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青岛蓝清源全体员工愿与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同时本公司还是从事mvr蒸发器,多效蒸发器,高盐废水蒸发器的厂家,欢迎来电咨询。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文链接:https://tztz100000223760.zhaoshang100.com/zhaoshang/277109906.html
     关键词: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